上海世界外國語小學校舍建於上世紀九零年代,三十年來建築日顯陳舊,外立面也因空調機位和雨水管線而顯得雜亂。我們希望借由這次改造,重塑這所學校建築的標誌性,重新譜寫屬於世外學子童年記憶的樂章,讓孩子對校園的回憶更為鮮明。
在外立面的改造上,為了營造活潑愉悅的氛圍,我們以充滿律動感的藍色飄帶創造主入口的標誌性。倒圓角的藍色鋁框與白色沖孔鋁板隱藏了空調機位和雨水管線,也使立面更為生動活潑、富有韻律。
延續教學樓外立面的設計手法,在門衛與閘機功能不變的前提下,我們以藍色彩帶整合串聯入口大門與門衛室,打造充滿音樂律動感的入口形象,讓整個校園沿街面活潑且整體。
為了創造入校的儀式感,我們在入口雨棚頂面創造了圓角形式的天窗。陽光灑落,渲染了空間的朝氣,也為每一天的學習揭開序幕。
在立面設計語言統一的同時,我們重點打造教學樓的主入口。我們在入口部分創造如飄帶般弧形折線的藍色金屬雨棚,柔和的線條與筒狀樓梯間相互交織,形成鮮明的入口,而校園信息屏幕在藍色飄帶圍繞之下,成為主入口的視覺焦點,更助於校園資訊的傳播。
如何整合懸掛在外立面雜亂的空調主機與管線是整個外立面設計的重要課題。我們利用藍色圓角外框搭配白色沖孔板作為立面主要構成單元,單元內的鋁板因後方置放每個教室的空調主機,有散熱需求,沖孔密度較大;單元與單元之間為空調冷媒管與雨水管走管位置,沖孔密度較小。不同沖孔密度的板材形成材質上的細微不同,構成簡單又不失變化。